國家一級指揮, 維吾爾族,出生于新疆莎車縣,文化部優秀專家,新疆愛樂交響樂團藝術總監、常任指揮。198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,師從于我國著名指揮家黃曉同教授, 于1992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。
他的指揮穩健深沉、含蓄熱情, 能較深刻地揭示音樂的內涵, 較鮮明地體現作品的風格, 是我國近年來涌現出來的優秀少數民族指揮家。曾和我國著名指揮家: 李德倫、韓中杰、黃曉同、嚴良坤、劉大東等同臺演出及單獨指揮演出音樂會已達二百余場, 許多曲目為新疆首演。
1972年吸收為新疆歌舞團演奏員, 曾是新疆歌舞團著名的青年揚琴演奏家。通過他刻苦學習和鉆研,在維吾爾民族揚琴演奏上,以敏捷,音質優良,樂感出色而受到一致好評。他吸收漢族揚琴的一些技法,把民族揚琴的演奏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,在發展揚琴演奏技法上有突出貢獻。為全疆公認的揚琴演奏家。
198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,成為本年度兩名指揮專業本科生中的一名。在上海音樂學院六年的學習中,他克服了生活、語言等重重困難,廢寢忘食,刻苦攻讀,年年獲得獎學金。
1992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。成為上海音樂學院解放以來,指揮專業的第一位少數民族本科畢業生。因他有樂隊的演奏經驗,在畢業前一年即承擔指揮工作。如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演出專場音樂會。演奏曲目的難度,均屬高級指揮方可勝任(如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),又曾赴長影指揮長影樂團演出交響音樂會。證明其技術水平達到高級指揮的要求。
同年阿不都熱合曼不顧外地多方挽留,毅然返疆工作,并立即承擔了木卡姆交響樂的排練演出任務,他指揮的“納瓦木卡姆交響組曲”及“刀郎人的舞會”交響曲,不但難度大,而且以具有維吾爾族風格的特點,在92年11月北京人民大會堂為中央有關領導演出時獲得好評,并直接受到賽福鼎副委員長的贊揚。木卡姆交響樂的演出在北京音樂界受到一致的好評,獲得極大成功和轟動,受到國家民委和文化部的表彰。
1993年11月,在廣州舉行的"93年首屆全國指揮比賽" 上,他以其精湛的藝術魅力, 在眾多優秀的人才中, 脫穎而出, 榮登第六名,也是大西北的唯一獲此殊榮的指揮家。為此, 新疆愛樂樂團聘請他擔任常任指揮。他曾先后指揮過上海音樂學院"大自然交響樂團"、 "上海交響樂團"、 "長春交響樂團"、 廣州交響樂團"、 "新疆聯合樂團"等。為此,好幾個內地及部隊著名藝術團體均提出要聘請他去擔任指揮,但他均予以拒絕。同年在北京中央樂團社會音樂學院指揮高級培訓班學習,師從于我國著名指揮家李德倫、韓中杰。
指揮的新疆地區的音樂作品主要有:
《恰爾尕木卡姆組曲》、《烏夏克木卡姆組曲》、《刀郎人的舞會》、《烏扎勒木卡姆組曲》、《木卡姆主題序曲》、《納瓦木卡姆組曲》、《交響詩“故鄉”》。還有大合唱《天山之歌》、熱瓦甫協奏曲《我的熱瓦甫》、艾捷克獨奏曲《烏夏克木卡姆--達斯坦間奏曲》等數十部。
2001年9月他在烏魯木齊舉辦一臺京劇交響音樂會2003年2月又舉辦一臺維吾爾民族交響樂音樂會,這樣的音樂會在新疆歷史上,還是第一次舉辦。他在探討交響樂與新疆民族器樂有機融合方面,作了大量的理論研究,并在工作中加以實踐,為新疆民族音樂交響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在排練,演出大量音樂會的同時,他還運用所學的理論作曲知識,創作了:十多首維吾爾民族交響樂曲;40集音樂廣播劇《馬合默德哈什》的音樂(共64首樂曲);50余首獨唱、合唱,獨奏、重奏和舞蹈音樂。
由于他在交響音樂和民族音樂方面的卓越建樹,受到新疆音樂藝術界的普遍重視,應自治區教委邀請,擔綱新疆中小學音樂教材審定工作; 應新疆師范大學聘請擔任音樂系作曲理論課教授;應新疆藝術學院邀請擔任音樂學院藝術指導及音樂會藝術總監、客座教授;應新疆軍區歌舞團、烏魯木齊市藝術劇院邀請指揮大型晚會的排練,演出,擔任音樂總監;應新疆大學等高校邀請舉辦“新疆民族音樂史”講座。
|